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专栏 >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8-03-06 15:48  阅读次数:此处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201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20183 

    

  引言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编制的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报告电子版可以从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门户网站(http://fzb.nanjing.gov.cn/njszffzbgs/xxgkzl/zfxxgkndbg/)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综合处,联系电话:025-68786931025-68786913 

一、法制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概述 

2017年我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2017年政务公开要点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坚持依法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主动、及时准确公布相应的政府信息。 

2017年,我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得到认真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结合办领导分工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对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同步进行调整,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综合处牵头承办,责任明确到处、到岗、到人的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二是完善制度规范。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政府网站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组织草拟《市政府法制办网站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公开工作中各处室的职责、内容、纪律要求和相关事项,更加严格地执行保密审查制度规定,规范了保密审查的程序,切实发挥好我办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三是落实宣传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文件纳入法制业务培训内容,提高全体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组织各处内勤专题学习《全国政府网站普查评分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市各部门)》等,使具体工作人员准确掌握评分指标、考察点、扣分细则等。四是落实工作报告制度。对照《南京市政务公开考核办法》,按照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要求,规范工作程序,完善监督保障,进行了半年、全年自查,形成工作报告并及时上报。五是完善政务公开主渠道。年初以来,完成新一轮bet63365.net升级改造,对执法人员考试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加强网站信息安全性防控,实行24小时实时更新,简化行政复议网上受理程序。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我办门户网站的改版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对接等工作。同时今年加强与南京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的主动沟通联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作用;主动发挥政务微博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作用,全年通过政务微博发布政府法制工作信息221条,凡是我办门户网站发布的重要信息,在政务微博均进行同步广播。 

二、法制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办门户网站是我办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我们充实了兼职信息采集和发布人员,严格规定信息公开时限要求,实现重大信息实时发布,最新动态当日更新,一般信息5日内上网。按照全市统一要求,结合我办各项业务工作,开设了政务公开、互动交流、工作动态、通告公示、业务系统等六个栏目。2017年,通过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74条,业务类信息占比近80%。全年有10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上网征集意见建议,71件规范性文件进行网上备案,公示全市行政执法主体和全市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数据,实现全部数据在线可查。 

(一)公文类政府信息基本情况 

2017年,产生公文类政府信息55条,主动公开38条,包括各类工作报告、规范性文件备案、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备案情况、行政复议工作情况、政府立法征求意见公告、人事任免通知等应当主动公开的公文类信息。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其他免予公开的公文类信息17条,主要是我办内部事务性公文。 

(二)积极推动公众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参与政府法制工作 

将政务公开工作要求落实到立法、文审、监督、复议等各项工作中。坚持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上网征集意见建议做法,建立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18个,制定《南京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规定》和工作方案,进一步拓展和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文件审查中对涉及重大民生权益、关乎社会稳定的《南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补助奖励规定》等重要规范性文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第三方评价工作;选定20家企业、行政村和社区为首批市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充分发挥基层联系点和市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的监督作用,组织市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参加行政执法监督活动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积极推进行政复议公开听证、阳光听证,提高案件审理的质量,全年举行368场听证会,有效保障了当事人参与行政复议的权利,增强了行政复议审理的透明度,提高了行政复议的社会公信力。 

(三)努力推进政策解读工作 

完善立法解读机制,认真落实《南京市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试行)》,指导市卫计委召开《南京市院前急救条例》宣贯会,指导市交通局召开《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暂行办法》宣贯会,指导市建委对《南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进行政策解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四)充分发挥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管理,切实加大政府法制工作的宣传力度,方便公众有序有效参与政府法制工作,我办成立了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小组,组长由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各处均确定了1名网站内容日常维护责任人作为工作小组成员。针对网站管理职能交叉、内容保障渠道不畅等问题,主要领导专门召开协调会进行研究,结合我办“三定方案”和市政府要求,制定了《政府网站栏目更新(维护)自查表》,为门户网站、“中国南京”对应的部门信息公开栏目和业务系统逐一明确了责任处室,把内容保障、日常巡检、问题整改都落实到了具体人,切实加大网站各栏目内容保障力度,形成了“1+1+X”(即一个领导小组,一个主管处室,X个栏目责任处室)的管理体制,实现我办网站“建、管、维”相对统一,政务公开信息“收、审、发”集中办理。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整合建设“中国南京”网站群的实施意见》制定《市法制办网站迁移暨改版工作方案》,会同市信息中心对我办门户网站进行统一规划,对原有栏目进行整合,做好网站改版及向“中国南京”网站群整体迁移工作,同时组织各处室对所有网站栏目内容进行全面更新。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7年,我办收到依申请信息公开15件,均按照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进行了回复。其中,属于我办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申请1件,不属于我办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申请2件,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政府信息或其他情形的申请6件,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的申请6。在办理依申请公开过程中,牵头处室认真落实分办、督办、协调工作,各承办处认真研究,依法提出答复意见,办分管领导严格审核把关,办主要领导对疑难办件亲自召开工作协调会进行研究,确保对申请人负责,让申请人满意。 

四、咨询处理情况 

2017年共接受市民咨询370余次,其中接听电话咨询260余次,接待当面咨询90余次,办理网上咨询20余次。主要是行政复议申请、规范性文件备案及其他政策法规类内容的咨询。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7年我办因政府信息公开进入行政复议的案件1件,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1件,无申诉案件。 

六、支出与收费 

我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由综合处牵头负责,其中信息公开专职工作人员1名,兼职工作人员1名。2017年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5万元,主要用于我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满意度调查、法制监督系统迁移及数据录入等工作。 

没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费。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办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到位,但面临政府信息公开任务繁重,要求较高,专业人员缺乏等困难;我办门户网站的各项业务系统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完善,通过触摸屏、手机媒体等其他载体公开政府信息的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2018年,我办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政府法制工作实际,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专项业务培训工作,切实强化我办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务公开理念,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并切实将“五公开”(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要求落实到公文办理、会议办理等程序中。 

二是围绕实施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规划,对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贯彻落实情况进行集中宣传宣讲,营造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是进一步扩大立法的公众参与,建立健全立法基层联系点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第三方评价活动;切实发挥市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市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加强行政复议基层联系点管理,发挥市区两级行政复议受理中心的作用。 

九、说明与附表 

(一)无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二)市政府法制办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1295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0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0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1074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221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0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0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11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3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0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0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1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0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0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15 

        1.当面申请数 

 

0 

        2.传真申请数 

 

0 

        3.网络申请数 

 

15 

        4.信函申请数 

 

0 

(二)申请来源 

  

  

1.党政机关 

 

  

2.社会团体(含公益组织) 

 

  

3.企业 

 

  

4.宣传媒体 

 

  

5.科研院校 

 

  

6.公民 

 

15 

其中:律师 

 

  

                科研人员 

 

  

                媒体从业人员 

 

  

7.其他 

 

  

    (三)申请办结数 

 

15 

        1.按时办结数 

 

15 

        2.延期办结数 

 

0 

    (四)申请答复数 

 

15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2.同意公开答复数 

 

1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6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涉及商业秘密 

 

  

                 涉及个人隐私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 稳定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2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6 

    四、行政复议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五、行政诉讼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六、举报投诉数量 

 

0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1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2.兼职人员数 

 

1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5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3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1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12